cn1.91short.com
添加时间: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26日,全市场可统计数据的765只货币基金(份额分开计算,剔除成立未满一年的基金)七日年化收益率均值为3.76%,而同期短债基金的净值增长率为4.46%。在业内人士看来,货币基金收益走低,同样具有较好流动性的短债基金取而代之成为小额资金投资理财的储蓄罐。
孙宇晨拍得巴菲特慈善午餐的消息传出后,社交媒体上“炸了锅”,不屑、不解、不看好的人大量存在。有人说,巴菲特活了一辈子,快退休了也没想到会被这么恶心一回。也有人编段子,模拟了午餐对话表达对这顿午餐的不看好。也有人说,孙宇晨这顿饭钱花的值,毕竟这个利好消息稍稍拉动一下波场币的价格 ,他再割一波韭菜,就能轻松回本了。
从产量角度看,上海钢联公布的螺纹钢周产量从年初低位310万都附近,一路飙升,最新的一期产量数据显示,产量已经飙升至378万吨左右。接近380万吨,产量累计增幅达到70万吨左右;但库存呢?整体趋势依旧在去库中。虽个别统计周期,厂库库存略有增加,社会去库情况有所放缓,但问题的实质在于,第一部分市场成天下雨,工地被淹,暂时这些地方能去库存吗?第二价格下行,各种唱空论调层出不穷,中间贸易商敢去钢厂拿货吗?市场上所有贸易商本质的劣根性在于羊群效应,没有主见,没有思路,更没有清晰的产业逻辑,追涨杀跌忙的不亦乐乎,每每沟通起来就是市场太难判断了,琢磨不透。身为泽铁咨询研究院,负责构筑泽铁咨询整个研究体系的本人曾经反复强调,不要仅仅看数据,要看数据背后的逻辑,要深挖背后的产业深层次矛盾,而不是被表象的现象所迷惑。看待问题要一分为二的反复研究。不能仅看现象。不可否认,产量一直在增,但去库并未停止,意味着表观需求远超我们的预期,5月已经过去大半,银四接近尾声,市场并未因为跌而垒库,贸易商并不因为跌了而卖不动货,并不是货物滞销导致的跌,或者市场下行,而这一切仅仅只是我们的预期。预期是否正确,则没有人知道。国家统计局5月15日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4月粗钢产量增长12.7%,至8503万吨。 中国1至4月粗钢产量增长10.1%,至31496万吨。 中国4月钢材产量增长11.5%,至10205万吨。 中国1至4月钢材产量增长11.1%,至37086万吨。按照这个粗钢产量折算,年化粗钢产量也不过9.45亿吨左右。与2018年同期相比,略增2000万吨左右。但粗钢产量增加了,表观需求就没有上升吗?仅房地产板块2019年1—4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72256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8%,增速比1—3月份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施工面积501832万平方米,增长10.4%。房屋新开工面积58552万平方米,增长13.1%,增速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43335万平方米,增长13.8%。房屋竣工面积22564万平方米,下降10.3%,降幅收窄0.5个百分点。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6040万平方米,下降7.5%。(附图中有相应的数据比较)。房地产端的需求太强劲了。虽然固定资产投资(即基建部分)略有走平:2019年1-4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55747亿元,同比增长6.1%,增速比1-3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从环比速度看,4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0.45%。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93103亿元,同比增长5.5%,增速比1-3月份回落0.9个百分点。但整体的需求并无大碍,且部分投资落地的实际情况要在二季度末三季度初才会有所体现,毕竟3月份两会,两会完后确定项目建设进度,拨付资金,调整资金使用等等一系列的工作要做,且政府部分4月份的重点工作是减税降费。把减税降费要落到实处。
沙特周一或仅能恢复三分之一原油生产北京时间16日消息,据沙特官员称,沙特国有石油公司沙特阿美计划周一将其中断的原油生产恢复约三分之一,此前沙特两座关键石油设施遭无人机袭击,导致原油产量锐减一半。据沙特官员称,他们可以在周一结束前恢复200万桶/日的原油生产,这与早些时候有关周一将全面恢复生产的说法不同。
据业内人士预计,扣除比例调整后,2018年产险业利润增88亿元,2018年寿险业利润增381亿元。行业合计减负469亿元。多家券商看好保险股现阶段投资价值5月29日 保险板块全线飘红目前,多家券商看好保险股现阶段投资价值。天风证券认为,经济短期不确定性提升,利率预期有所反复,今年二季度季度新单保费短期也存在压力,但目前平安、国寿、太保、新华的2019年PEV分别仅为1.22倍、0.79倍、0.77倍、0.80倍,保险股的长期配置价值卓越。其中,太保寿险经营平稳,存在正向预期差,产险利润也即将于下半年迎来改善,估值最低。国寿管理与考核明确改善,明确重视市值,2019年NBV与利润增速远超同业。
李勇:年内利率债保持震荡慢牛的格局不变。从供给端来看,由于上半年利率债发行过于缓慢,下半年供给压力会高于去年同期。从需求端来看,银行负债约束和信贷投放相应制约利率债的需求,但在当前基本面存在下行压力以及货币政策维持宽松的背景下,债市会继续走强。